【健康背後的輻射風險?從蘆洲輻射管件異常事件看天然放射性物質管理制度】
前兩週蘆洲異常輻射管件事件,淑芬繼續追查。
原能會說明,
該管件來自「虹欣企業社」的遠紅外線陶瓷管線,
含有天然放射性物質鈾及釷,
其含量超過「天然放射性物質核種活度濃度基準值」。
業者聲稱,其在製程中添加天然放射性釷、鈾核種之礦石粉,
是十多年前生產之產品,現在已無生產。
然而我到該公司的網站一看,
該公司仍持續生產「遠紅外線管材」,
現在的製程是否仍持續加入天然放射性物質核種?
是否有超過基準值?以及相關產品販售流向?
我要求原能會應調查清楚。
近年來,許多健康能量產品標榜遠紅外線、
負離子或能量石等促進健康聲稱的產品。
遠紅外線、負離子等是本身就存在環境的物質。
然而,若製作產品的業者添加天然放射性核種,
那就會形成 #游離輻射,落到原能會主管的範圍。
現有的天然放射性物質管理,
是透過「天然放射性物質管理辦法」來管理。
該辦法訂有天然放射性物質的基準值,
若該商品含天然放射性物質且有影響公眾安全之虞者,
原能會得命該商品之製造者、經銷者、販賣者或持有者自主管理、回收、改善、廢棄或為其他處理。
因此,數年前負離子床墊輻射超標事件,
原能會即依該辦法要求業者收回床墊。
然而,最大的問題是,該辦法並無相關罰則,
就算添加超過基準值的天然放射性物質核種,
原能會也無從處罰。
另外,消費者也無從得知該產品的放射性物質強度、
產品安全使用距離、使用環境限制、
正常狀況下使用者可接近之程度、
一年內可能受到暴露劑量之評估、
產品損壞廢棄及遭受意外事故時之處理辦法等等。
隨著這類聲稱「健康」的產品愈來愈多,
天然放射性物質管理的制度應與時俱進,
以確保民眾日常生活在使用這類產品的安全。
淑芬要求原能會:
1、應繼續追查該異常輻射管材之流向、現有製程及產品狀況。
2、針對天然放射性物質之管理,應研擬原料登錄制度,以利追查流向。
3、針對含天然放射性物質之產品,應與經濟部協調,研擬商品標示方式,以利消費者瞭解該產品之風險與正確使用之方式。
4、針對這類「遠紅外線、負離子、能量石」等產品,應專案稽查其天然放射性物質核種添加狀況,以確保國人健康。